讓老百姓共享城市更新最好空間資源
海口:慢道串起快意生活好風光
11月12日傍晚時分,海口灣暢通工程示范段,市民、游客在慢道上散步或慢跑。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海南日報記者 張期望
“每天晚上不到公園走一圈,心里總感覺少了點啥。”11月11日20時,家住海口市瓊山區香榭花園的陳鴻斌和往常一樣,約上三兩個好友前往海口鳳翔濕地公園健走。自從海口鳳翔濕地公園建成之后,陳鴻斌近兩年每晚必到該公園“打卡”。
近年來,海口市政府秉持生態環境建設融入城市更新,堅持還綠于民,還海于民,還景于民,讓老百姓共享最好的空間資源理念,為廣大群眾送美景的同時送健康。從海口鳳翔濕地公園到海甸島鴨尾溪濕地公園,從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到海口灣暢通工程,從西海岸帶狀公園到南渡江邊的濱江帶狀公園,海口休閑健身慢道已經“遍地開花”。
2018年,海口鳳翔濕地公園建成開放。對于周邊的居民來說,該公園不僅是海口城市生態修復樣本,公園內橫豎交錯、寬窄相連、紅灰相間的休閑健身慢道還為他們提供了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每逢早晨和黃昏,走進鳳翔濕地公園內,這里人們三三兩兩,或慢跑或打鬧,呼吸著綠植帶來的新鮮空氣,儼然成了城市的綠色氧吧。在綠色植被的作用下,道路上車水馬龍帶來的塵囂之氣也被過濾掉了,走入慢道,會有一種身心放松的感覺。
在海口,吸引周邊市民每天都“打卡”健走的地方不只是鳳翔濕地公園,剛剛建成的海口灣暢通工程美蘭區及龍華區示范段也為周邊的市民提供了休閑的好去處。今年10月份建成的海口灣暢通工程,西起世紀大橋,東至長堤路人民橋,全長超4.6公里。該工程除了提升海甸河岸景觀外,還沿著河岸增設了3條休閑健身慢道,周邊市民可以隨意健走、散步、慢跑或騎行。
今年65歲的王樹軒,家離海甸溪不到200米。自從海口灣暢通工程美蘭區及龍華區示范段建成之后,他和老伴每天早晚都要到溪邊的休閑健身慢道上走一走看一看。
為增強市民體質,讓市民身心健康,早在2017年3月份,海口就出臺了《海口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該計劃明確,海口將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基礎設施建設,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科學、安全、無障礙的健身場地設施。充分利用現有城市公園、公共綠地的空置場地,合理規劃、建設休閑廣場、健身步道、自行車騎行道等健身場地設施,配建健身器材,為群眾提供健身便利,滿足群眾健身需求。
近兩年來,海口建成的鳳翔濕地公園、鴨尾溪濕地公園、五源河濕地公園等新建各類公共休閑場所在海口新的城市更新理念指導下,大力修建各類休閑健身慢道,以還綠、還海、還景于廣大市民。
“這些建在公園內、海邊、河邊的休閑健身慢道,不僅讓市民們便利地享受到城市發展紅利,而且間接地吸引了市民前來健身,為市民送去了健康。”海口市旅文局相關負責人稱,海口市休閑健身慢道建設工程還未止步,海口正在加大力度推進海口灣暢通工程建設。該工程全面建成之后,海口還將新增十多公里的休閑健身慢道。
(本報海口11月13日訊)
海口六大休閑健身好去處
海口灣暢通工程美蘭區及龍華區示范段 該示范段內鋪設有騎行、慢跑、慢行等3種休閑健身慢道,緊挨海甸溪,目前已建成的休閑健身慢道超4.6公里。
濱江帶狀公園 該公園內鋪設有沿南渡江休閑健身慢道,全長12.57公里。
西海岸帶狀公園 該公園沿著濱海大道兩側呈帶狀伸展,北鄰瓊州海峽,包括西秀海灘和假日海灘,全長約11公里。
海口鳳翔濕地公園 該公園除了設置跑步、慢行道外,還設置有騎行道。
五源河濕地公園 該公園南起永莊水庫,北至五源河河口海域,規劃面積為1300.58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958.39公頃,濕地率為73.69%。目前,公園內已修建了約1.2公里的景觀棧橋。
鴨尾溪濕地公園 該公園內共鋪設有2公里長的親水慢行道。
責任編輯:王思暢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小程序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