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憑模仿蒙娜麗莎妝容成名的美妝博主宇芽通過微博上傳視頻,寫道:“我被家暴了。”并表示對所有話語負責。該視頻引起廣泛關注,轉發量已超過36萬次。有網友分析,家暴發生地是在江北北濱路某住宅小區,對此,江北區公安局對記者表示,正在核查相關情況,有進展將及時對外公布。
大家不知道,就是這樣一個博主,在生活中,卻不知經歷了多少個日夜的掙扎與恐懼,才鼓起勇氣站出來,訴說她被一個所謂的“完美”男人家暴的事實。
12分鐘的視頻,小編看完之后只覺得脊背發涼↓
@宇芽YUYAMIKA 講述遭遇家暴過程
小編注意到,針對這一事件,微博上出現了這樣一種觀點:
男女朋友之間未結婚非家庭成員關系
所以男友打女友并不是家暴,而只是故意傷害行為。是這樣嗎?
科普小博士上線:戀愛同居關系中的暴力也是家暴
2016年,我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對家暴的定義是:在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即為家庭暴力。但是該法則附則第三十七條明確規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
這就是說在中國,戀愛同居關系中的暴力,與婚內暴力相似,隱蔽性高,公權力不易察覺,也被納入家庭暴力,受法律約束。
而且,家庭暴力并不僅僅是毆打、殘害等此類身體暴力行為,還包括限制人身自由、謾罵、恐嚇等這類對精神產生傷害的行為。此外,“性暴力”也是一種家庭暴力。
有人說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也有人說家暴沒有輕傷只有伴隨一輩子的疼痛
家暴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里
馮遠征用教科書般的演技
把一個變態家暴男詮釋的“登峰造極”
他從猜忌到暴力、從暴力到殺人
一步步走向深淵
影視作品的畫面讓我們心驚膽寒
現實生活中的家庭暴力
更加值得我們關注與反思
法官介紹,一般家庭沖突與家庭暴力之間還是存在很大區別:
首先,兩者的起因不同。家庭暴力可以不因任何原因,一方長期對另一方實施身體上以及精神上的殘害。
其次,兩者的侵害程度不同。家庭暴力強調的是經常性的身心傷害,不是偶發的,也不是不特定的幾次家庭沖突。
最后,家庭暴力行為應導致一定程度的侵害后果,侵害對象既包括受害人本人,也包括其近親屬。
出現家暴問題時,實施家暴的一方,可能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
①實施了家暴行為,如果受害人報警,警方會發出訓誡令,予以制止。
②嚴重的家暴行為,構成輕傷以上的,施暴者會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③依據婚姻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一方因重大過錯比如家暴侵害了配偶合法權益,并導致婚姻關系解除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賠償。
④在家暴類離婚訴訟中,從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的角度考慮,法院一般不將未成年子女判決由施暴方直接撫養。施暴者如果暴力行為不改的話,探視權也會受到影響甚至被取消。
1.撥打公安機關報警電話110或向基層派出所報案,請求出具家庭暴力告誡書、申請傷情鑒定。
2.向居住地或家庭暴力發生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可向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濟困難的受害者可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3.向雙方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機構反映和求助,可向當地人民調解委員會、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4.通過各級婦聯或派出所到家暴庇護站尋求臨時庇護。
5.向正規的社工機構、心理咨詢機構尋求心理輔導、親子教育、家庭關系等指導和幫助。
6.做好自我保護,準備安全包,裝入重要證件、鑰匙及少量金錢、衣物等,存放在施暴者不知道的地方。不與施暴者正面沖突,迅速離開。
三分鐘讀懂反家庭暴力法
無論是宇芽的遭遇
還是無數現實生活中赤裸裸的真實案例
都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家暴與出軌,只要有了一次,就會有無數次
面對家暴,絕對不能姑息縱容,絕對不能得過且過
與其隱忍受傷,不如維權反抗
那個把宇芽送到醫院的女生,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覺得我再也不能裝聾作啞,對自己感受到的東西再避而不談。
不站出來,沉默,不作為,選擇中立,對他這樣的人來說是一種幫兇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小程序
南海網微博